世家女皆是一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平日里往来的人家有几个公子哥儿,模样性情如何,恐怕早就盯好了。等女儿长到十二三岁,大约都定下亲事了。从这一点上看,静娴毫无疑问晚了许多。翁氏急匆匆帮女儿相看,也在情理之中,奈何顾祈恩跟梁家过招几回,不敢用最大善意揣度人心,劝解妻子,
“还是观望两年。早早定了亲事,倘若看走了眼,发生什么变故,岂不是害了女儿终生!”
翁氏细思也是,匆忙之间能帮娴儿定下什么好亲事?如果梁家真的把廉耻丢在地下踩……世人多愚昧,要是定下亲事又被男方退婚,静娴这辈子都要背负洗不掉的污点。夫妻两个交换了意见,心意一致了。,暗自警惕梁家之外,也不再惶然无措。
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静娴什么样的孩子,见过她的人心里自然明白。若是那些世家大族顾虑重重,大可以选择其他人家。翁氏自己看的开,她不稀罕女儿嫁到什么高门大户给她脸面增添光辉,只要女儿平平安安,一辈子相夫教子,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在这种情况下,翁氏把费尽力气,打探的女婿人选名单丢到一边,反而跟顾祈恩商谈起朝中有哪些些清贫素有名望之家?诸如翰林院多的是翰林,这样的人家多半是诗礼传家,受圣人训导长大的孩子,错不了。穷就穷,懂规矩且守规矩,才是顶好的亲家呢!
翁氏放开后,也不再忧心自己的女儿。不料房氏隐约听说梁家起复后,惊慌不已!既怕梁汝明迎娶公主后,会对她的小女儿进宫再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又担心大女儿受到连累,再也寻不到好人家。
若说房氏,当真不是什么心内藏奸、口蜜腹剑的小人,她心思“纯良”,嫁给顾祈恩后就一门心思的相夫教子,可以为丈夫,为儿子牺牲所有。只是她所受到的教育……太受局限了。以前在顾祈恩做县令,整个高家都在云阳那种小地方,她看起来“出身高贵”,“举止优雅”,在高家众多媳妇之中显得十分出挑。
可惜一到了京城,她庶出出身的身份,立刻显示出巨大缺陷了。第一就是自卑,过度敏感。明明她的身份可以完全不用顾忌顾家本家的妯娌说什么,她偏偏要强充脸面,自己处处端着架子不说,还逼着两个女儿接受最严格了“淑女”教育,结果小女儿接受了,大女儿却跟她更加离心离德。其次,她目光短浅,只盯着眼皮底下,看不到其他。梁家上位,的确对原高家冲击最大,但高家人已经认祖归宗了啊!
已经没有什么高家,而是顾氏!在外人眼里,顾家还分几个顾吗?倘或已经出嫁顾静娟闹出什么事故,顾家所有的女儿不都要受到连累?难道只有顾静媛是静娟的妹妹,顾家长房、二房、三房、五房、六房的女儿,都跟顾静娟没有关系?
房氏短浅的目光,简单的思维方式,压根不知道,顾家身为太后的母家,绝对以及肯定,不会让梁家闹出来。一旦宣扬天下,顾家的女儿不用嫁人了。顾太后和她的婆婆安太皇太后的矛盾也会暴露人前——这怎么可能呢?
因顾祈恩除了年节才会回来小住两日,平时都守在草庐中为母亲守孝。房氏自从知道消息后就团团乱转,没有商量的人,翁氏先列了女婿名单和她商量过几回,她就牢牢记住几个,打算为大女儿先定下亲事——众多人选中,自然是距离她娘家越近越好。别的人家她热孝中,也见不到啊!最后选中了娘家大嫂的侄儿,钦天监监正的独子。为了大女儿的终身幸福,她一改平素的温吞性子,五日间急促的来回娘家三回,一有眉目就送了大女儿的生辰八字,和男方的八字找人相看了。
男方自己家里就是钦天监的,找人合八字不用请人了,两个小儿女的生辰八字一对,监正就摇头反对。生在二月,又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若是个男孩定有大造化的,偏偏是女孩!
房氏本来满怀希望,结果一盆冷水泼下来,整个人都懵了。心心念念都是:为大女儿说亲怎么这么多坎坷,难道大女儿嫁不出去了,这辈子要老到家里?担心大女儿终身是一回事,可更害怕其他的子女声明上也被拖累了!尤其是小女儿静妍……她将来进了宫,面对的该是多么艰难的情况啊!
想到这里,房氏忍不住以泪洗面。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笺给丈夫,诉说她有多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