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28年公元1655年9月,大明帝国与欧洲基督世界的和议开始,史称罗马和议,这次和议标志着大明帝国的势力正式扩展到遥远的欧洲大陆,同时也标志着大明已经将帝国的影响力已经正式覆盖已知的文明世界的全部。
参与罗马和议的大明代表有皇帝崇祯及陆海空军总参谋长江天一等。
参与罗马和议的欧洲代表有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以及法兰西王国首相马扎然等。
只不过,和议的第一次会谈非常不融洽,甚至有些箭拔弩张的意思。
欧洲人的文明程度如何姑且不论,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却一以贯之,那就是总想着在谈判桌上获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优厚条件。
其中最让人无语的是斐迪南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无疑是个神奇的国家。
首先帝国的皇帝居然是由七个选帝侯选出来的。
其次帝国竟有父子皇帝共治的传统,比如斐迪南三世和斐迪南四世。
只不过,斐迪南四世在溃退途中被明军击毙了,此君也成了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战死的国家首脑。
可能是儿子遭到明军击毙的缘故,所以斐迪南三世的条件极为过份。
要不是中间隔着四米宽的大长桌,崇祯真担心斐迪南三世的口水会喷到自己脸上,然后据说这个时代欧洲王室各种疾病横行,其中包括淋病、梅毒、天花啥的,万一斐迪南三世的口水带有这些病毒,那可就倒霉透了。
当下崇祯回头说道:“奥伴伴,给朕还有天总参他们拿只口罩过来。”
一个身材高大的黑人太监当即给崇祯和江天一等人各拿来一只口罩。
顺便再说一句,这个黑人太监名叫奥斯汀,是在崇祯20年净身进宫。
本来,崇祯是想彻底废除太监这种制度的,但是等到还都北京之后,他就发现这事根本就办不到,原因很简单,华夏的皇室人口太多,若没有身强体壮的太监,单凭那些花枝似的宫女后妃,根本就做不完宫里的杂务。
而且,有些事务也确实不宜后妃宫女出面。
所以最终,崇祯还是妥协,恢复了太监制。
不过,为免太监干政或者太监的亲族坐大,崇祯也定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只能由海外领地的土着净身进宫担任太监。
奥斯汀是个例外,他是由阿拉伯商人贩卖到大明,并且在被贩卖到大明之前就已经被阿拉人净身,阿拉伯商人历来就有贩卖阉割黑人的传统,就比如说昆仑奴。
言归正传,戴上口罩之后,崇祯就感觉心安多了,对斐迪南三世说:“斐迪南三世,是吧?你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之上,这点朕也感到很遗憾,但是战场上刀枪无眼,你儿子既然敢上战场,就得有战死沙场的觉悟,这没什么好多说的。”
“你也不要因为儿子的战死,就迁怒于我们大明。”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不应该被外界左右自己的情绪。”
说到这稍稍一等,崇祯又道:“所以,麻烦你们重新陈述一下和议的条件。”
然而,崇祯的温言细语在斐迪南三世看来就是软弱,当下斐迪南三世一拍桌子吼道:“崇祯你听着,提出和议的是你们大明,不是我们神圣罗马帝国,你们大明为什么提出和议?还不是因为补给线太长,你们的后勤补给已经支撑不住了?”
“也就是说,这乃是你们大明在向我们欧洲世界求和。”
“既然是求和,就应该有个求和的样子,就要拿出诚意。”
“所以,请不要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嘴脸,你们大明没有赢!”
顿了顿,斐迪南三世又厉声说:“我们的和议条件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三条,第一条,明军必须无条件撤离罗马以及占领的所有的城池;第二条,给包括教皇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赔款一亿泰勒银币;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留下明朝海军的20艘大黑船作为惩罚,若不能满足以上条件,那就让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看谁先坚持不住。”
参与和议的江天一、郑森、郑鸿逵还有王夫之等人都被气乐了。
郑森毕竟年轻气盛,对崇祯说:“圣上,不用跟这个白痴废话了,臣已经调查过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距离亚得利亚海岸也就七八百里,骑兵军团急行军也就三四天,就让臣带着空军跟定王先拿下维也纳,再看这狗皇帝怎么说。”
王夫之也生气的说:“用不着定王出马,我们陆军第4师就可以。”
郑鸿逵原本也想要请战,可是转念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