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还有一千多字,明天早上发,回来就感冒,被禁止熬夜了。】
“冯公,王太尉走了?”
冯从义冲问话的会员点点头,他记不清此人是谁了,只是有些面熟,“刚刚送走。”
“会首,王太尉走了?”
冯从义又点头:“刚刚去车站送走了。”
从冯从义进门,到他抵达的会馆主厅,百来步路,多少人的询问都是有关王中正。
毕竟是从京里退下来的大貂珰,手握兵权多年。众所周知,他是韩冈在宫中的盟友,地位极高,功劳显赫,有定策之勋,若非阉人之身,枢府都不在话下。现在到京兆府养老,自然是受到世人瞩目。
前几日冯从义率一干商会大佬摆开宴席,款待王中正,许多会员没有资格参加宴会,但也是关心的。
不过也仅止于关心。
真正了解王中正西来内情的成员,还是在主厅中。真正有资格与冯从义共议此事的成员,也都会在主厅中。
冯从义走进主厅,巨大的圆桌就在大厅中央。他环目一扫,圆桌旁的每一张座椅上,几乎都已经坐上了人。
有商会成立以来就没有离开过的金家,也有七八年前才进来的种家,但他们都是万余商会成员的代表,还是商会的决策者。
当他们看见冯从义进来,纷纷站起身问好。
冯从义连连拱手回礼,一路走到他在圆桌离门最远的座位上。
雍秦商会的总会馆就在京兆府中,相较于商会的财力和势力,修造于二十年前的会馆,现在已经跟不上商会的发展,显得过于局促。不过商会的成员们都没有将总会馆扩建的打算。
商人这个群体,千多年来一直都是被打压的对象,一向是秉持着闷声大发财的想法。即使雍秦商会的势力庞大,其中又不乏贵人,但绝大多数高层成员依然保持着低调。
如今并非是大会期,不过大部分理事都从全国各地赶回了京兆府。
“王太尉已经走了?”
当冯从义坐下,旁边副会首探头过来,问了一句同样的问题。
“刚送走,说是要趁还有力气走动,把关中宁夏陇右甘凉都绕一圈。”冯从义点点头,依然心平气和的回答,而且还多说了几句。
副会首啧啧赞道,“此老可当真有闲情逸致。”
冯从义道:“好歹苦了几十年,临老了,出外走走,也不算过分。”
副会首直摇头,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饿了三天的乞丐,看到一位身前摆了满桌子菜,却在叫着没处下筷子的富人。
“两镇节度还叫苦,天下还有几个不苦的人?!”
“还是苦的。”坐在这位副会首左手边,是另一位副会首——雍秦商会中,总共有十七位副会首,三位名誉会首,这一位在副会首中排在第三——他露出神秘的诡笑,“想想这两镇节度,是拿什么换来了。”
“换?”第一副会首先是一愣,
第三副会首笑问:“不苦吗?”
第一副会首苦笑着点头,“是苦,是苦。”
第三副会首见其点头,得意一笑,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冯从义轻轻敲了敲桌子,哒哒两声,他立刻就收起了笑容,正经起来。
“留点口德吧,他是我们这边的人。”冯从义叹了一声,暗自摇了摇头。
不管做了多少,阉人的身份,总很难得到真正的尊重。即使冯从义,在与王中正来往的过程中,也是觉得有些别扭。真不知道他的兄长是怎么才能让王中正对他心服口服。
王中正在京里就听韩冈的话,致仕出京后,依然是听了韩冈的建议,准备在陕西多走走,多看看了。完全待不住,在京兆府歇了几天后,就说要趁还能走动时多看一看关西的风土民情。
按他的说法,打算旅游的不仅仅是在关中,还要去陇右,不过这要到几个月后了。
王中正自己规划的旅游线路,他离开长安京兆府后,就要先去延州,从当年的罗兀城那条路,一路走到银夏之地,然后再前往兴灵。自兴灵往兰州有一条铁路,就在黄河北岸,刚刚修起不久,而且铁路总局正准备设计建造一座在兰州跨越黄河的铁路桥,以便那条路能直接接入兰州城旁的另一条线路——不过这要好些年后了。
到了兰州之后,如身体条件允许的话,王中正还会往河西走廊走一回,看看老朋友。冯从义从他那里听来,说是‘玉门关外的风景,只在诗书中读来,却一直无缘一见’,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