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存:盘丝洞,朕来了(求月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襄、经制使翁彦国、陕西五路经制钱盖等这些手上有兵马的赵宋王朝的文官武将送消息,请他们尽快来兵马大元帅府报道……

    ……

    入主东京汴梁城了之后,李存忙了起来。

    处理赵宋王朝的旧政治势力。

    处理赵宋王朝的豪绅达官贵胃。

    安置投效大乾王朝的赵宋王朝官员、军队。

    安排大乾王朝的官员与赵宋王朝时期的官员就所有部门进行交接。

    接收李存非常看中的火作、火药作,安置火作、火药作的作手、匠人。

    筛选东京汴梁城中的匠人,给于重点照顾和优先安置。

    东京汴梁城由于被围了一个多月,城中居民的生活物资严重短缺,需要立即解决,甚至是马上赈灾。

    安置大乾王朝的权贵入住东京汴梁城的内城。

    关注东京汴梁城全面恢复正常的商业买卖。

    全面打击不法之徒。

    继续搜寻赵宋王朝的皇室成员和宗室成员。

    安抚民众。

    查抄被赵宋王朝的豪绅达官贵胃霸占的土地。

    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重新分配土地。

    计划春耕。

    关注收复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的战争。

    关注赵构、宗泽他们的兵马大元帅府的发展情况。

    总之,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了之后,好像所有急事都一下子砸了过来。

    好在——

    李存早已经不是当初刚打天下时那样手上连个文人都没有的义军领袖了。

    ——在此之前,大乾王朝虽然没有赵宋王朝的四万个官员那么夸张,但六七千个官员总归是有的。

    而且,早在将东京汴梁城围起来之前,李存就命令吕将和张世等宰执主持将都城迁移到东京汴梁城来。

    ——其实,这么做并不稳妥,毕竟防御设施完善、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还是产粮大区的南京金陵城,明显比现在兵荒马乱的东京汴梁城更适合当都城。可李存觉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者,混乱的中原地区现在急需归属感。另外,南京毕竟有些靠南了,不利于李存控制刚刚收复没多久又偏远的燕云地区,更不利于李存跟金国、西夏、草原诸部等北方的势力较量。所以,李存否决了那些劝李存将都城留在应天府的提议,毅然决然的将都城迁到了东京汴梁城。

    也正是因为大乾王朝迁都了,吕将和张世率领大量的大乾王朝的官员北上。

    加上,李存手上还有大量的原辽国的官员。

    再加上,李存又收了数量更多的赵宋王朝的官员。

    现在,李存手下绝对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只要李存能将这些人才运用好了,别说这点问题,就是有再多一百倍的问题,都能解决。

    可话又说回来,李存手上就是拥有再多的人才,很多事情也必须得李存亲自来处理。

    比如接见赵宋王朝的大臣,将他们拉到自己这边,而不是让他们去帮助赵构复国。

    李存最先接见的就是没死成的唐恪、张叔夜和黄经臣。

    见面后,李存直截了当的说:“朕知你三人乃赵宋忠臣,然事已至此,你三人可以继续选择为赵宋尽忠,亦或者有更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李存最先看向唐恪:“你若选择为赵宋尽忠,旁人不过将你与何栗、孙傅之流并列,不言你乃赵宋忠臣,只言你赎罪耳。朕知你有治国安邦之才,你若选择为朕效力,朕必重用你。任地时,当你做出成绩时,世人便知,非你无能,实赵佶、赵桓不会用人才也。”

    唐恪听言,古井无波的脸上,不禁有了点变化。

    李存又看向张叔夜:“你文武双全,戍边建功,治理地方,剿灭宋江,实乃大才。更为难得,在赵宋大难临头之际,范讷、赵野、王襄之辈皆选择拥兵自保,而你却选择亲率大军奋勇勤王。入城后,你屡向赵桓进献良策,然赵桓皆未采纳。故而,非你无能,实乃赵桓非良主。你若选择为朕效力,朕必重用于你,使你才尽其用,名垂青史。”

    想了想,李存又推心置腹的跟张叔夜说:“不怕与你说,灭掉赵宋,于朕而言,不过尔尔,朕也从未将此放在心上,朕之愿,乃西灭党项,北伐女真,横扫漠北,为我汉人争一方净土。故而,你若为朕效力,必有用武之地。”

    唐恪憋屈,张叔夜其实比唐恪更憋屈。

    就像李存所说得这样,在东京汴梁城最危急之时,张叔夜不顾一切的前来勤王救驾,又愿意舍生忘死的护卫赵桓出逃,可张叔夜的好意全都被赵桓给拒绝和浪费了,而张叔夜给赵桓提得一些好的建议,也全都没有被赵桓采纳,这使得张叔夜空留悲壮,一事无成。

    甚至可以说,张叔夜的满腔热血,最后换来的只有失望和窝囊。

    李存又看向黄经臣:“赵宋有四千宦官,能以死报国者,独你黄经臣一人,难得,难得。”

    接着李存语气一转,直截了当的说:“朕看中你的忠义,欲让你与朕的传旨宦官刘宣一同管理宦官,诚然,此事须得你愿为朕效力方可。”

    赵宋王朝建国之初,赵匡胤规定宦官人数不得超过五十人。

    到了赵光义时期,有所增加,规定宦官定员为一百八十人。

    而到了赵佶、赵桓这一时期,这宦官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千人。

    李存并不喜欢宦官这种阴不阴阳不阳的人,因此手上原本没有几个宦官。

    可李存始终相信,存在就是有道理。

    这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千五百多年,肯定有其存在的意义。

    关键,李存要是不用宦官,赵宋王朝这数千宦官,处理起来也是一个麻烦。

    所以,李存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用宦官好了。

    其实——

    早已经有不少宦官来投效李存了。

    比如,在搜集赵宋王朝的皇室之人和宗室之人的过程当中立下大功的邓述等人。

    可宦官这种特殊的人群,在李存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忠心。

    而邓述他们这些宦官,在赵宋王朝有难时,不以死报国也就算了,还他妈落井下石。

    李存实在是不放心将这些宦官放在自己身边。

    因此,要是黄经臣愿意为李存效力,李存确实会先用黄经臣和刘宣来管理这些宦官。

    当然,就像李存跟黄经臣所说的那样,前提得是黄经臣愿意为李存效力。

    如果黄经臣,也包括唐恪、张叔夜,以及其他的赵宋王朝的旧臣,不愿意为李存效力,现在根本不缺人才的李存,肯定不会勉强他们。

    所以,李存只是见了唐恪、张叔夜、黄经臣,并跟他们说了自己对他们的看法和安排,并没有非让他们投效自己,给了他们充分的自我选择的权力。

    需要说明的是,李存不可能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全都放在这些还说不准会不会投自己的赵宋王朝的旧臣的身上。

    恰恰相反,李存将更多的时间还是放在了见张邦昌、折彦质、王时雍、徐秉哲、范琼、曹辅、孙觌等愿意投效大乾王朝的赵宋王朝的旧臣身上,安抚他们,听他们陈述时政,给自己建议……

    别的不说,单单是接见、安抚和安置这些赵宋王朝的旧臣,就用了李存三天时间。

    再加上处理别的急事,李存一连七天,都吃住在垂拱殿中,根本顾及不上后宫中那些女人。

    不过凡事都有个头。

    经过这七天的忙碌,李存终于将必须得自己亲自处理的急事全部处理完了。

    憋了这么长时间的李存,终于可以进他已经向往了很久的盘丝洞看看了……

    ……

    ……

    求月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