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
,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之誉。
与陕西周至李顒、直隶容城孙奇峰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对经济的观点由现代学者秦晖总结,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明清思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称为“黄宗羲定律”
。
***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曾提到这一定律。
黄宗羲反对日益苛重的赋税征收。
他说“吾见天下之田赋日增,而后之为民者日困于前,”
指出江南的田赋特重,有些田亩将一年的产量“尽输于官,然且不足。”
他分析了使人民苦于“暴税”
的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
,指税制每经过一次改革u
2000
ff0c都导致赋税的进一步加重;“所税非所出之害”
,指田赋征银,银非农业生产之所出,纳税者因折银而加重负担;“田土无等第之害”
,指不分土地的肥瘠程度按一个标准征税,造成负担不均。
黄宗羲提出的赋税主张是,第一,“重定天下之赋”
,定税的标准应“以下下为则”
;第二,征收田赋“必任土所宣,出百谷者赋百谷,出桑麻者赋布帛,以至杂物皆赋其所出”
,生产什么缴纳什么,不强求一致;第三,重新丈量土地,按土质优劣计算亩积,分别以240、360、480、600和720步作为五亩,即把土地分为五等,据等征税,消除因土地质量不同而带来的赋税负担不均的问题。
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
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
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议必咨之”
(《清史稿》480卷)。
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的黄宗羲,更是一位从“民本”
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真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
《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
“明夷”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人生在世,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穿越成了老三家长子的弘晴,如何在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中玩转朝纲,夺鼎天下!...
六十年前,由一个从东北而来的盗宝人在一口幽深诡异的古井里发现了一张古老流血的人皮卷轴,这张卷轴里面记载了一个宝藏的埋葬地点,吸引了一大群经验丰富的盗宝人去寻宝,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幽暗的洞穴里,竟然隐藏着种种危机不死的攀岩巨蟒,血河中的不死鬼,流血的石人像故事情节丰富,值得一看!...
人皇元年,大赦天下。诸天种族各得其所分享书籍神国纪元作者今晚吃鱼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神国纪元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大少爷,有个十亿的合同,您签下字!这点小事别来烦我,我得赶紧回家去给媳妇做饭!…...
小时候,陈默最爱看的电影是少林寺,最常做的是英雄梦。后来他慢慢长大,开始明白草根两个字的定义,这才知道理想太远,现实残酷。十八岁这年,陈默上了高二,半工半读。一副意外得来的手套,却让他真的成了英雄。...
萧梓琛是墨雨柔的毒,第一眼,墨雨柔便陷入了一个叫萧梓琛的泥潭中,结婚一年,最终自己还是成全了他和他的初恋。墨雨柔是萧梓琛的毒,他用一年的时间在躲避这个女人,本以为再无交集,没曾想自己早已中毒已深。她逃,他就追,既然她已成为他的妻,那便是一辈子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