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贫富差距(第3页)

至于樊氏,才肯拿百余石出来,还没伯鱼家的义仓多。”

百余石,那樊筑一件衣服都值这个钱吧!

这点粮自是杯水车薪,赈济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就在饥民们饿得拔树皮,准备流亡时,各家豪右似乎良心发现,纷纷派人带着粮食游走在受灾贫民中,表示愿意将粮食借给他们。

第五伦明白了:“那粮食,是高利赊贷吧。”

“没错,借一还二,甚至还三!”

景丹道:“朝廷当时正在北伐匈奴,南击句町,西平羌乱,边境驻扎了二十万人,关中粮价奇高。

郡大尹已经尽力周旋,但救济粮秣迟迟不到,灾民们为了不饿死,只能借了诸家粮食。”

“大水已将田亩家园冲毁,以邛成侯为首,各家又不愿合力出人出钱,将河道归于原位,因害怕河道再改会波及他们田地。

大尹上奏朝中,却敌不过邛成侯家有人脉,只能维持现状,至今郡北仍不时有水患。”

“于是失了家园田地,又身负借贷的百姓,就只能与各家豪右签了契约,做了佃农宾客。”

当然不是奴婢,这是绕开了王田私属令,没有产生买卖,却能变相地吞并人口。

毕竟邛成侯和萧氏的地太过广袤,动辄几百上千顷,而佃农作为消耗品,每年可不得累死十几个,必须不断补充。

回过头灾民和郡尹还得感谢这些豪右的“义举“!

难怪他们不肯出赈济粮,原来是打算发国难财啊。

而那些年老或瘦弱有病的农夫,无人收留,就只能在残破的家园苟延残喘。

第五伦远远能看到有人影在邛成侯家已经秋收过的地里挪动,弯腰拾取着什么。

她们是拾穗人,因为家里粮食不足,为免饥饿,带着孩子来地里找点收割时不慎遗落的粟穗充饥。

运气好的话,一整天能拾取一顿的口粮。

但才一会,就遭到了守田的大奴放狗驱赶,一个身材矮小似是孩子的身影摔倒在地,被恶犬扑上去凶猛撕咬,看得第五伦不由捏紧了拳头,直欲去踹走恶犬,可惜隔着太远。

好在那孩子最终还是站了起来,只是一瘸一拐回去,也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第五伦目睹了这一幕,再回首看看邛成侯府的奢华,亭台高阁崛起于院墙之中,不由触目惊心。

真像啊,高楼大厦与贫民窟相邻,这边穷奢极欲,那边垂死挣扎。

古人云,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次他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兼并与扩大自家财富是豪右本能,连第五氏都想这样。

但他觉得,做人,还是要留一点良知和底线的。

为富不仁,要不得!

“伯鱼可知,为何我去了第五里后,颇觉惊异么?”

景丹说道:“这世上,很难找到与你家一般有仁德的闾右之家了,义仓居然不收利息,还愿借耕牛铁器给贫民,佃农的田租也不高,实属罕见。”

惭愧,第五伦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收买人心。

只是在那场秋社后,随着他进一步融入这个时代,融入身边的人,这些事做着做着,连他自己也当了真。

毕竟,他这一世是地主家的傻孙子,是剥削阶级。

可前世,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他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生活在充满希望的年代,耳濡目染了一些事,三观基本固定了下来。

书本上学的历史,那些振奋人心、激情澎湃的口号,潜移默化印在了灵魂深处。

以至于做事说话时是现实主义者,骨子里却是理想主义。

景丹还在那感慨:“若诸家都愿像你家一般,分粮减息,以里仁为美,善待百姓,何愁本郡不治?何愁天下不安?”

听到这,第五伦下意识脱口而出:“若是不愿,就得让他们愿意!”

……

PS:求推荐票。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灵焚九霄

灵焚九霄

全网第一本正能量玄幻爽文灵力大陆,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斗灵决生死,尊王分天下。(男主只有一个老婆)灵焚九霄新人读者群387152409灵焚九霄订阅VIP群577697634...

这小子真坏

这小子真坏

一夜之间,我从一个富二代沦落为流浪弃儿,处处遭人白眼受人嫌弃。朋友的背叛敌人的算计,将我逼到崩溃的边缘。直到那天我遇到了她...

我的农业帝国

我的农业帝国

林克得到奇异的鼻烟壶之后,生活轨迹开始发生改变。从此,种田养殖,开办工厂,治病救美,甚至窃国夺权,都不在话下。...

冷面总裁狠狠爱

冷面总裁狠狠爱

乌龙相遇,他护她宠她爱她信任她!可,无底线的幸福终要付出代价。几日之间,泡沫乍碎,她只能黯然逃离。四年离殇,再次相逢,面对的却是物是人非。他在原地等待,她的心里是否还有他?冷面总裁狠狠爱看商界巨子守护骑士青梅竹马,谁得美人心!...

我的傲娇大小姐

我的傲娇大小姐

躲在卫生间干坏事,竟然被姐姐当成了对象...

抗战之虎头山大队

抗战之虎头山大队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面对倭国兽兵横行,是投降还是奋起反抗,是沉默?还是爆发。一直以来,愚任都想写一部不雷人比较贴近现实的抗战小说,这也是出于对历史负责,对本书的读者负责。如果你只是想看看一个人杀掉N多鬼子兵,或一个人毫发无损的杀掉一个小队甚至一个中队的鬼子兵,那么你可能要失望,建议你去看抗战神话剧。抗战初期,国军同鬼子的战损比例达到1100,有时候更多,鬼子攻打河南省,仅仅出动三千人,就把国军的数十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甚至是闻风而落,鬼子兵还没打到跟前,军官已经带着自己的手下人跑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兵,轻而易举的攻下一座十几万人口,驻兵上千人的县城,二战中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常常一个小队的鬼子兵就敢攻击我方一个营,甚至一个团。这也是愚任写本书的原因,就是想将最真实的一幕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