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也!是也!”卫绾捻着微白的胡须,频频点头。
“此次郡国与吏民举荐贤良,丞相之功,莫有大焉!”
“这……卫绾出力确实不少!”卫绾笑容可掬地回答,忽然一细想,又觉得自己过于外露,有些自大,忙改口道,“此乃陛下之圣明,陛下之圣明!”
这两人方才坐下还没有一盏茶的工夫,京城两千石以上官员和贤良们,就像是排练好了一般,在短短时间,嗅到了三公的气息,纷纷到了。
大臣们纷纷拜见了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赵绾与太尉窦婴,感怀他们提携与关心,把平日里朝堂上的争论和龃龉,都心照不宣地、暂时地、过滤一般地搁置了。
大约在一天的巳时,所有人由几个谒者引导,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地站在丹墀内,等候着正主刘彻的到来。
这个时候,一位步履矫健的身影,稳步进入了卫绾的视线。
那是谁呢?原来是谒者汲黯,也就是此次殿试拿了第三名的士子。
他也听说了,这位好学黄老言、喜好清静的汲黯,以往任太子洗马时,从不苛求于细枝末节,也是一位尽职尽守的忠良。
没有让大臣们等久,在气势很是恢宏的鼓乐声中,刘彻从东边过来,缓缓地进入大殿之中。
也就是这一刻,大臣们齐刷刷地跪倒叩首,表达着充分的尊敬,巨大的声浪,和着那十分雄浑壮阔的鼓乐,在未央宫前殿之上,激起了经久不息、绵绵不断的回声。
刘彻体会到了无上的威严,那一份一览众山小的滋味,也只有皇帝才能感受到了。
登上御座,俯瞰众大臣,刘彻以少有的喜悦,一向的沉稳,伸开双臂,面对朝拜的众位大臣大声喊道:“众卿家先平身吧,朕有话要说。”
“谢陛下!”
刘彻明亮眸子传递出充分的热情,“众位爱卿!列侯、郡国举荐贤良之事与吏民推选,今日终于是告一段落了。
朕之所以举行这次朝会,无非就是要众卿家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国之兴在乎人才,在乎新血!
他们可能是少年壮志,或许是老骥伏枥,也会是满腹经纶,更加是孝誉乡里,却在长久以来的日子,明珠蒙尘,翘首以待。
从此以后,每隔一两年,朕都要列侯郡国,地方百姓举荐贤良,甚至是自荐忠孝才干,以使我大汉朝廷一直英才济济,荣耀永不绝续!”
“愿上苍永庇大汉!”
大臣们像是操练过一般,齐齐回道。
刘彻那里不知道这是他们约定俗成的统一回答,无论自己怎么说,他们第一句都会这么回……
这群大臣,精得很!
“朕受命于天,天之旨意,由朕代述之!
国之根本在于万民,万民福祉关乎衣食,仓廪实则需扬气节,气节存而犹归一统!
朕所想所念,终是要卿家们与朕一同偕手,你们可不能让朕孤立无援!”
刘彻身体倾向殿下众臣,一本正经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