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在认真地汇报他这些年的所见所闻。
“主公,这些年我走访了民间的各行各业。发现正如同您所说,民间隐藏了大量的人才。”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却能在他们所在的行业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时候我自己在想,如果我是出身在他们那样的家庭,在社会上的谋生能力,就远远不能和他们相比。”
刘备笑着摆了摆手。
“文长,每个人从事的行业不同,你是士子,从事的是传播思想道德,考虑如何治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和激励社会的生产力。”
“季晨把这种工作叫作脑力劳动。”
“在民间的各行各业中的劳动者,大多数是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技艺更加精湛,从而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这部分人可以成为体力工作者。”
“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在社会中的地位就会不同。”
“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就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就有资格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这就是我让你去进行考察的目的。”
陈群认真地点点头。
“主公说得对,这次我出行最大的感受,就是明白征西大将军他们这些武将的作用。”
“在西州流行一句话,‘没有所谓的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西州的军人地位很高,军中实行军功制度,军属和烈属也得到很好的照顾,子弟享受着官府免费教育的殊荣。”
“在这种民间氛围中,西州的社会极为和谐,社会更是无比稳定。民间有一些为非作歹之徒,往往会被百姓自发地抓拿起来交给官府处置。”
“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社会治安问题自然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主公,我希望我们徐州也可以开始推行这些有利社会的制度。”
刘备笑了,“文长不认为这些制度违反了儒学的仁爱思想?”
陈群的脸有点红,不好意思地说。
“一开始我确实有这种想法,总认为过于重视百姓,会影响贵族的利益,对于道德礼教的推行,也不一定会有好处。”
“可是,我逐渐发现,正因为开导民众,让他们明白贵族的贡献,他们反而从心底里对贵族更加尊重。”
“而且,他们的心中有了希望,在社会活动中就会更加遵守律法,生怕自己的举动影响后代的进步。”
“我曾经与一些军属和烈属交谈,他们都表示,只要能让后代有更大的希望,他们再苦再累,付出生命和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在西北三郡也和当地的家族进行交流,他们因为贵族的身份,得到了当地民众更多的尊重,也更自觉地约束家族子弟的行为。”
“西州的官吏中,同样也会出现一些贪腐现象,但在发现之后,官府没有采取激烈的手段,一般采取警告、免职和终生不录用三个步骤进行处理。”
“对违法官吏所在的家族,也没有因此否定,但如果一个家族出现几个这种违法的官员,西州的官府就会认为他们家族的教育出现问题,从而进行全面的否定。”
“主公,西州的这种处理方式,怎么可能不符合道德礼教?”
刘备满脸都是笑容,看向陈谌。
“季方先生,文长实在是个大才,能从这些细微之处,发现政策的好坏,这说明陈家的教育,是真正从道德礼教出发,才能前有仲躬老先生和你及元方先生父子三人被誉为‘三君’,后有文长和孝先也同样品性高洁。”
“我的想法是在民间可以推广各种普及的教育,但贵族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还是要依靠你们这样的家族。”
“我一直认为贵族教育是华夏文明的根基,贵族精神更不可轻易抛弃!”
陈谌站起来深深一揖。
“冠军侯不愧是我们大汉的栋梁之才,从我儒学的传承来看,冠军侯更可以称为百年难遇的奇才。”
“正是因为您关于‘实践出真理’的想法,让文长深入民间,才有他今天的见识。”
“我们华夏的圣人,在千年前就要求我们教化万民,但因为私心作崇,我们这些后世的门生,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开启民智的事情。”
“冠军侯却认为把贵族教育和民间教育分开,就能在开启民智的同时,保留传统的精神传承。”
“这不仅给了百姓希望,也同样让贵族能保证原来的社会地位。”
刘备诚恳地说,“不瞒季方先生,我和季晨、志才他们反复讨论过,特别是康成先生一直致力于教化百姓,但大部分能够学习到儒学真义的,还是接受过启蒙教育的世家中人。”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儒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属于高深晦涩的知识,普通的民众平时需要保证生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经义。”
“再加上要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各行各业的技术都需要发展,同样需要用到各种数算和万物变化的知识。”
“于是季晨他们就产生了简化知识、普及基础教育的想法。”
“以后还希望能把医学、事物的物理性变化和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都发展成学科。”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